一、水質微生物及指示菌
在各種水體,特別是污染水體中存在有大量的有機物質,適于各種微生物的生長,因此水體是僅次于土壤的第二種微生物天然培養基。水體中的微生物主要來源于土壤,以及人類的動物的排泄物及污染。水體中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受各種環境條件的制約。
一般認為,水中微生物以革蘭氏陰性桿菌占有較大優勢。與其他水體相比,河水及溪水中革蘭氏陽性菌相對較多,這是因為陸地微生物沖洗污染的緣故。
水體中的致病性微生物一般并不是水中原有微生物,大部分是從外界環境污染而來,特別是人和其它溫血動物的糞便污染。水中常見的致病性細菌主要包括:志賀氏菌、沙門氏菌、大腸桿菌、小腸結炎耶爾森氏菌、霍亂弧菌、副溶血性弧菌等。
在實際控制中,對水質衛生質量的評價和控制,是無法對各種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一一進行水質微生物檢測,而一般利用對指示菌的檢測和控制,來了解水體是否受到過人畜糞便的污染,是否有腸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,從而評價水的質量,以保證水質的衛生安全。
二、說明:
1.菌落總數測定中,應選擇合適的稀釋度進行。生活飲用水,國家標準規定每毫升不得超過100個,因此可以直接吸取1毫升到平板進行培養。
2.培養時間。與食品中菌落計數不同,測定水中細菌總數,培養時間采用24h。
3.總大腸菌群的測定方法,由于飲用水和水源水可能的污染程度不同,因此采用不同的接種量,檢數表也不相同。
4.當接種量超過1毫升時,一般采用多倍濃度培養液。如配制3倍濃縮乳糖蛋白胨培養液50mL,加入100mL水樣后,總體積為150mL,培養液恢復到正常濃度。
5.濾膜法檢測總大腸菌群,一般在檢測較大量低濁度水樣時采用,大量水樣濾過濾膜后,水中所含有的所有細菌均截留在濾膜上。